如何預防腦中風
※腦中風簡介
- 腦中風,是一種來得既突然又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。不僅會危及生命,更是造成癱瘓或長期殘障的主要原因。
- 病患本人可能會失去謀生能力,種種的後遺症,皆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及看護,不僅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,連帶家人也跟著受累,是萬萬輕忽不得的健康殺手。
- 要避免腦中風上身,提早接受預防措施,是最佳的防範之道。
※腦中風是台灣人民最主要的死因
- 根據衛生署統計,腦中風是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,僅次於所有惡性腫瘤的總和。
- 如果以個別惡性腫瘤來比較,腦中風的致死率遠高於任何單一種類的惡性腫瘤。
- 九成的腦中風患者發生於五十歲以上,但近年來腦中風已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- 腦中風每年奪走約一萬五千條寶貴的生命。
- 在台灣三十五歲以上的成人,每年約有三萬人會發生第一次中風,導致死亡或殘障。
- 其中有十分之一的病人一年內會再發生第二次中風,而且一旦再發作時,殘障程度會變的比第一次嚴重,其中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因第二次中風而死亡。
※腦中風有兩種
- 當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,造成腦部缺血就是缺血性中風,約佔80﹪。
- 另一種是血管破裂出血即出血性中風,約佔20﹪。
※動脈粥狀栓塞症
- 動脈粥狀栓塞是指併發血栓的動脈粥硬化症。
- 當脂肪、纖維物質和礦物質等形成斑塊,堆積在動脈壁上時,便會造成動脈腔變狹窄,這種情況稱為動脈狀硬化症。
- 動脈粥狀栓塞的危險因子包括:
- 男性
- 老化
- 生活方式(抽煙、不健康的飲食、缺少運動)
- 高血壓
- 糖尿病
- 高血脂症(血液中脂肪太多)
- 肥胖
※暫時性腦部缺血症
- 暫時性腦部缺血症會造成一些類似中風的症狀,但不會造成腦部的永久性損傷。
- 可能原因是某條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,暫時地受血栓阻斷,因而造成腦部的局部血流供應減少。
- 暫時性腦部缺血症是即將中風的一個警告訊號。症狀通常只會持續幾分鐘,然後都會在24小時內消失。
症狀:
身體的單邊的臉部、手臂或下肢突然無力、麻木或麻痺。
突然神智錯亂、暈眩或協調喪失。
突然口齒不清。突然嚴重頭痛。
突然單眼或雙眼看不清楚或失明。
※中風
- 中風,又稱為腦血管病變。當腦部的血液供應受阻斷或改變時,便會造成中風。
- 中風可能是腦血管破裂(出血性中風)或阻塞(缺血性中風)。
- 腦細胞因為氧和營養素沒有送達而死亡。中風會使腦細胞嚴重或永久性的損傷因而造成殘障或死亡。
- 最常見的中風類型是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。
症狀:
同暫時性腦部缺血症
※中風三兄弟
-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ransient Ishemic Attack, TIA)二十四小時之內,所發作的情形完全消失,且恢復正常的情形。
- 可回復性腦缺血神經缺損發作(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-logic Deficit, RIND)發作時間連續二十四小時以上,但是二個禮拜之內完全消失且沒有後遺症的情形。
- 永久性中風
為什麼會引起癱瘓?
※了解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而加以預防:
- 高血壓
- 膽固醇
- 酒精
- 香菸
- 肥胖
- 糖尿病
- 心臟疾病
- 壓力和其他。
※高血壓
- 正常血壓
收縮期血壓 < 140mmHg
舒張期血壓 < 85mmHg
- 高血壓
收縮期血壓 > 160mmHg
舒張期血壓 > 95mmHg
- 血壓上升的三要素
壓力
寒冷
食鹽
※隨時注意是否有腦中風的前兆
- 暫時性腦缺血是發生嚴重腦中風前的重要警訊,且這些人約有三分之一將來會發生中風。
- 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為時很短,一般僅有幾分鐘或幾小時,加上還有可能會完全恢復。
- 病人常不自覺這就是中風的前兆,因而忽視其嚴重性不去求醫,錯失了預防未來中風的絕佳機會,且留下日後永久性中風的後遺症。
※有哪些症狀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呢?
- 主要症狀可分為三大類:
- 頭臉部異常:視力模糊、嘴歪眼斜、嚴重暈眩、劇烈頭痛。
- 身體異常:單側肢體的無力或麻木、步態不穩。
- 能力退化:大小便失禁、語言障礙、喪失方向感。
※是否成為高危險群
- 你是否為高危險群?請自我檢測一下,符合的項目越多危險性就越高!
- 我已是中年以上(男性≧45歲,女性≧ 55歲)
- 家族裡其他人患有相關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、心肌梗塞或猝死。
- 我體重過重(肥胖)
- 我有高血壓
- 我有糖尿病
- 我膽固醇過高
- 我有抽煙
- 我缺少運動
- 我常喝茶及咖啡
- 我吃的比較鹹
- 我常喝酒
※腦中風雖然很可怕,但仍有一大部分是可以預防的。
了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,並配合改變飲食習慣、生活型態、適度運動、定期檢
查及按時服藥,就可以把腦中風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,而且還可避免第二次中風。